中秋回定西通渭老家,跟朋友相聚。相谈甚欢时,朋友突然调侃我不像本地人:聊天时话不过三句,准会蹦出一句“咱们张掖……”我嘴上辩解,心里却感慨,这画面何其熟悉,4年前我到张掖的最初一段时间里,不也习惯性地来一句:咱们酒泉……
▲张智,国家税务总局张掖市税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
记忆纷至沓来,时光荏苒,不觉间我在他乡已经6年多了。
我是2015年从兰州到酒泉国税任职的,履新伊始顿觉酒泉之大。河西重镇、占地19.2万平方公里、占省域面积42%。翻再多的资料给人的冲击远不及脚步的丈量。时值盛夏,我去520公里之外的肃北县国税局调研,行及半路,万里晴空突然被滚滚沙尘吞没,能见度是车窗到车头的距离,车头之外是一片昏暗,沙尘飞扬、遮天蔽日,车子只能在高速公路上当“蜗牛”,这是我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。
在这个季节沙尘暴很少见,我却“有缘”遇到。酒泉给我这个他乡人的“见面礼”更像是“杀威棒”,仿佛扛得住这样的磨砺才有资格做个真正的酒泉人。后来却发现,这样的磨砺太司空见惯,每年春夏之交沙尘暴尤为厉害,而我也在翌年的沙尘季迎来了任职酒泉期间的真正大考——营改增。
营改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,酒泉税务干部人数少,但纳税户的数量却在全省仅次于省会兰州,攻坚压力尤其重。我是全市税务系统的“掌舵人”,在工作最忙的那段时间里,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基层督导调研和去督导调研的路上度过的,与基层的同志核对工作进度、分析问题解决难题、同地方党政部门沟通协调、走访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建议,每到一地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:探望慰问一线辛苦奋战的同志们。
在酒泉的各个基层局,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和我一样都是他乡人,来自五湖四海、天南海北。他乡人之间的沟通不免生涩,但多谈一回、多说一句,总会拉近彼此的距离、稳定彼此的情绪,将一缕缕思乡之情化作奉献税收的动力。我在金塔县局座谈时,一名从内地到酒泉3年的年轻干部笑着跟我说:“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!”这话说得简单朴实,却让我很受触动。
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,我在全市跑了上万公里。每到一处,车程都以百公里计算,肃北县520公里,阿克塞480公里,敦煌市400公里,虽然路途遥远,但至少有公路连通。马鬃山有几家大型矿山企业是必须要走访的,但那里只有重型卡车“开辟”的沙石路,山高路险,坡陡路陋,路面上大大小小的沙坑密布,时刻考验着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,也加重了我腰椎的老毛病。在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前夕,我腰背发硬几乎直不起来,却不敢在同志们面前表现出来,怕影响大家的士气,更不敢告诉妻女。
那段时间,母亲突发眼疾要去西安做手术。我工作繁忙抽不出身,只好由兄妹们代为照顾。母亲年迈我却无法床前尽孝,身为长子倍感内疚,抽空给母亲打电话,母亲反而叮嘱我:“要好好工作,这样才能有出息!”我年近半百,在同志们面前是主心骨,而在母亲这里,她的一句话就让我眼眶发热、鼻子发酸。
推己及人,想到全局干部为营改增试点顺利推进加班加点,这背后少不了亲人的默默支持。2016年“五一”前夕,我给全市税务干部家属发了一封信,感谢他们的理解、支持和配合,我竟意外地收到了女儿的回信:“值此‘五一’劳动节来临之际,张智同志奋战在营改增工作最前线,为妻子和女儿树立了榜样!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望您在工作之余,务必注意身体,重视腰部保养!最后再次祝您节日快乐,同时祝营改增试点顺利!”
看着女儿有趣而真挚的祝福,我又觉眼眶发热,平日里老跟我唱反调的腰椎,竟也不觉间挺直了许多!
营改增顺利推进,局里工作受到省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,一名同志还荣立二等功。全局每一位干部都在这场税制改革中经受了洗礼,和他们一起挥洒汗水的日子让我难忘。所以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跟朋友们聊天,总是掩饰不住心底的骄傲:咱们酒泉……
2017年底,我在依依不舍中告别酒泉,调任张掖。
张掖虽紧邻酒泉,但气候差异很大。相比于酒泉的粗犷豪迈,人称“西北小江南”的张掖多了几分沉稳细腻,但这并不能让我感到几许轻松,因为过年后便是一场更大的挑战: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。
说来也算巧合,在豪迈的酒泉推进营改增是披荆斩棘的破浪攻坚,而在隽秀细腻的张掖,落实税务机构改革任务却更多是和风细雨般的润物无声。在这场改革中,抓好人的工作是重中之重,当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提出要实现“事合、人合、力合、心合”的“四合”目标时,我愈发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。
“三定”期间是这场改革中让我感觉最为煎熬和漫长的一段日子。“废寝忘食以至于焦虑过甚”是同事们对我的形容,现在想想也许不必如此,但当时却万不敢有丝毫的松懈。国税地税分设24年,管理体制、思维理念、人事体系迥异,现在要合并了,绝非是“1+1=2”的简单算术题。尤其是人事上的安排,改革需要“瘦身”必然面临一部分人的退转,开展广泛的谈心谈话是必须要做,且必须要做实做细做透的工作。毕竟愉快地接受与被动地服从有着质的区别,“家”要和睦,首先是打好地基。
尽管稍有波折,但谈心的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。事实上,在和绝大多数同事谈心时,我只是作为一位倾听者,倾听同志们诉诉心路、拉拉家常。大家的想法不尽相同,但不管怎样,同志们却有着不约而同的表态:既然要成为一家人,不管何去何从,必恪尽职守,为建好“新家”尽绵薄之力。
税务机构改革顺利推进。在往后的3年里,减税降费、疫情防控、脱贫攻坚等工作成绩斐然。市局连续三年在全省税务系统绩效考评中位列一段,一名干部再获“减税降费”二等功,一批省部级甚至是国家级的荣誉表彰“落户”张掖税务……这一切让我感到欣慰且感动,再无当初的“焦虑过甚”。我想,这一定是同心圆一般的“一家人”才能给我带来的自信。所以,我又不免自然而然地掩饰不住心底的骄傲:咱们张掖……
这次中秋节回家探亲,女儿拉着我嚷嚷着要去给我染发,说我快要霜华满鬓了,有损“中年战将”的形象。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,回顾6年的岁月,我满是歉意:“姑娘,这6年里爸爸一直没能在家陪你,你怨爸爸吗?”
女儿向来活泼,这回难得认真地回答:“只要爸爸在的地方,就是家啊!只要有家,我就心安了!”
我释然,是啊,心安之处即是家,心安之处即故乡!无论它的名字叫定西,或者酒泉,抑或是叫张掖!
(作者:国家税务总局张掖市税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