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。今天,我们和大家一起走进几家知名博物馆,看看与税收有关的文物,听听馆藏里的税史故事。
陕西历史博物馆
一块庸调银饼的“自白”
陕西历史博物馆
本报记者 陈显信 通讯员 王媛 杨姣姣 董于鑫
我们兄弟姐妹是在西安市南郊的何家村唐代窖藏里被发现的,一共22件,我是其中之一。我们都是银质,圆圆胖胖的,现在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展厅。
唐代庸调银饼
对唐朝历史有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,在唐初,白银并不是法定货币,而只在进贡和缴纳赋税时才使用。所以,我们就是地方向中央缴税的税银,学名叫庸调银饼。
唐初的税收体制为租庸调制,包括三种不同的征税类型:“租”即田租,按田亩缴纳粟米等粮食;“庸”指劳役,规定每年每户需出人口服役,承担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;“调”指户调,按户征收一定数额的麻、丝、绢等农产品。但当时,若家中有足够钱财的,可折银代替“庸”,避免服役;而“调”所征收的丝帛等大件物品,运输不便,也可就地折换为金银等“轻货”。因此,就出现了以金银代替“庸”“调”两种税收的方法。
我这块铸于开元十年(722年)的10两银饼,正是当时岭南道怀集县用庸调布帛变换成白银,并冶铸成重量标准的银饼,最终输入国库的。如果您仔细看,还会发现我的表面有个圆形“补丁”,这是为了补足银饼的重量而后添上去的。因为唐朝税收库银的征纳每一块都有严格的重量标准,入库即需进行严格监审,若有不足就要及时添补。
10两银在今天大概值多少钱呢?按照换算,约相当于24461.51元。是不是相当厉害?当时,只要拥有一枚银饼,你就是妥妥的大户、富贵人家。所以,你们也可以叫我“富贵儿”。
我们诞生以后,见证了唐朝租庸调制的兴起和废除。建立在均田制上的租庸调制使得百姓既有土地耕种,又不会因为长期服役而耽误农时,更有面对灾情时的减税方案。在唐朝初年,朝廷通过这一政策安置了大量流亡的百姓(授予田地建立户籍),既推动了唐初农业的发展,也保证了国家赋税收入,为唐朝的繁盛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但唐中期后,由于战乱和土地兼并的加剧造成了均田制的消亡,加之户籍登记的疏漏,作为基础的均田制和准确户籍登记不复存在,租庸调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公元780年,租庸调制被唐德宗实行的“两税法”所取代。两税法简化了税目和缴税流程,解决了租庸调制实施中因为户籍转移而难以收税的问题,根据贫富差别征税也相对更加公平,因而在减轻百姓压力的同时,也保证了政府的税收。
经历了安史之乱后,我和兄弟姐妹们最终在泾原兵变时被埋藏于何家村地下,并于1970年10月5日重新被发现。希望大家在看到我们的时候,能够跟我们一起感受属于那个时代的独有色彩。